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机械智能深入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开拓视野,树立远大高尚的人生理想,银川一中和全国青少年科学高校营推选出9名品学兼优的一中学子参与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T大会组织的约瑟夫•斯发基斯(Joseph Sifakis)与高校科学营营员对话活动。王珏同学参与视频会议,张朗宁,孔维上,郑司衡,马伊彬,夏朵拉等8名同学参与会议旁听。
![](/__local/C/9E/62/B03351A34BE2D7CBBD52AF04646_5A8FF537_34C0F.jpg)
2022年8月19日16:00-17:00,同学们准时进入视频会议。约瑟夫•斯发基斯(Joseph Sifakis)教授为我们作了主题为“Machine Intelligence – Rising up to theChallenge(机器智能 迎接挑战)”主题报告。
![](/__local/4/C6/19/CB30617F0CF9116C34847CDCF42_09AF1A30_9A4B.png)
![](/__local/C/10/A8/7E554BDE2598A0FEEAB013B7157_2A16CB62_C828.png)
斯发基斯(Joseph Sifakis)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国际嵌入式系统研究中心实验室(Emeritus Research Director, Verimag)名誉研究主任,世界级自主系统领域的专家。因将模型检查理论发展为被硬件和软件业中所广泛采纳的高效验证技术,荣获2007年图灵奖。
![](/__local/C/91/C0/731F3F62DBB68DFB482BFADE55E_111FF7D8_5CCD.png)
首先,斯发基斯教授用智能的定义引入会议主题,告诉我们智能是用合乎逻辑的方式学习,理解和思考世界上事物,以及完成这项工作的能力。然后,教授通过讲述图灵(Turing)测试的故事,对人的思维与人工智能的算法进行对比,并用自动驾驶汽车自动化功能,智能算法和其安全性的保障告诉我们:人工智能虽然可以思考计算每一件独立的事情并作出决策,但是很难将多件事情联系起来。
![](/__local/F/DD/EA/3D3BA8F9A7307C563BF9C686968_37C5641E_2787E.jpg)
斯发基斯教授兴致勃勃地谈论人工智能与人脑各自的特长:智能机械擅长于多组数据的整合——通过人们之间的交流很难把多个在很远地方发生的事情汇总起来,比如中国某处发生了地震,南美洲同时也发生了地震,而通过人工智能就可以很迅速的将两件事情同时收集汇总在一起。而人脑则更擅长把多种有关联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分析,比如在驾驶过程中,人工智能会针对每一种情况分别进行判断,有时很难作出决定,而人脑则可以很快地综合这些情况作出决策。同时,教授也表达了科技发展影响人类生存的担忧:原始人使用杠杆致使人们的手臂力量普遍下降,智能化城市的建设使得人们丢失了很多能力——如野外生存。因此,当人们某一项能力可以被科学发明和创造取代时,就会退化。
![](/__local/1/93/B2/52DB90924326355511C175CAB27_AC6B7736_28632.jpg)
在会议的后半程,斯发基斯教授解答视频会议中同学们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斯发基斯就机械智能是否可能取代人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机械智能是否拥有自己的思想取决于能否自己修改自身的程序代码,而这一点目前很难做到。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让人类生活变得更便捷的同时会增强人们对智能机械的依赖,从而降低人们自己的生存能力。
![](/__local/8/C5/7D/7D2B0A948889AF4A5EBF83369E3_8D6A8668_26454.jpg)
高二(1)班的王珏同学用流利的英语询问:“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遇到失败和他人的非议时应当如何积极调整心态投入研究。”斯发基斯教授表示,“科学研究中的每一个失败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一个错误,每一个失败都是有用的。因为它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足够谦虚和勤奋,那么他应该明白为什么失败,但当他失败时,他永远不会有什么。当然,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不懈,思想开放,以避免死胡同。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我并不关心人们对我研究方向的看法,因为很多人都是墨守成规的,他们喜欢遵循既定的路径。而我走的是人迹罕至的道路。所以我认为研究人员应该有一个美好的愿景。”
会议最后,斯发基斯教授有感而发,为我们新一代的科学青年送出祝愿,并告诉我们:年轻人应该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领导精神,它与知识一样重要,年轻人应该尝试将自己的知识应用于科技项目,并通过实践来培养自己的才能。年轻人更应该根据他们的个人兴趣和偏好来阐述一个关于他们成就的个人愿景。
![](/__local/E/06/A0/082A47AB0F58D557C386AD10A69_129EDC51_3F743.jpg)
通过本次会议,同学们增强了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开拓了国际视野,感受到了尖端科学领域的瞬息万变。受会议的启发,一中的学子亦将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坚定投身科学、献身科研的决心。也希望拥有科技强国梦的银川一中学子们奋发向上,格物致知,创造辉煌,为新时代科技兴国贡献力量!
文:王珏
图:王珏张朗宁马伊彬郑司衡
编审:李彦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