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时代之光,创新是民族之魂。为响应国家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厚植创新后备人才培育的沃土,以思想碰撞启迪学子科学思维,以跨界交流拓宽学子学术视野,为实现科技强国目标注入青春动能,宁夏银川一中于2024年5月12至16日举办第十一届科技周,全体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参加活动。

5月12日下午,第十一届科技周在一系列的科技展演中拉开序幕。北京理工大学的机器狗灵活起身、越障自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具身机器人展现了灵动的机械四肢,与观众热情互动;大连理工大学的宇树机器人以流畅的肢体动作完成指令;同济大学智能车在赛道上精准识别路况,灵活避障;中国科技大学的机器人展示高精度任务操作;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机器臂完成精细任务、机器狗展现了复杂的指令动作。科大讯飞智能数字人形象逼真、应答流畅;宁夏银川一中的机器人舞蹈也展现出了我校学子的创新智慧。多校及企业成果充分彰显科技魅力,令现场观众惊叹连连。

5月13日至15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22所全国知名高校的22位著名专家、教授为一中学子带来22场关于国家发展、前沿科技与人生发展的知识讲座,全方位、多层次为学子拓宽视野、启迪思维,助力其树立远大理想,提升综合素养,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筑牢根基。

在系列讲座中,我们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郑志明,为学子们作题为《创新环境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报告。郑院士以宏阔的历史视野,系统梳理新中国科技创新从奠基探索到跨越发展的演进脉络,围绕“如何培养引领变革的创新人才”这一核心命题,紧扣人工智能引发的产业革命与教育变革,深入探讨面向智能时代的人才核心素养培育路径,强调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的交叉融合对国家战略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互动环节中,郑院士与学子们展开深度对话,勉励青年学子立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需求,以科学精神与创新智慧推动科技强国建设进程。

5月15日,张永宏校长工作室《AI与教育》主题讲座暨创新后备人才培育第一共同体专题论坛召开,特邀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嵩天院长和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樊鑫院长开展讲座,共研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育模式。
同日下午,一场由38个主题展区构成的科技展演矩阵盛大启幕,宁夏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通宁夏分公司莅临指导,特别邀请银川市第十二中学、银川市湖畔中学、宁夏大学附属中学、银川市第十中学、银川博文小学、银川市金凤区第九小学、银川市第十五中学、石嘴山市第三中学、石嘴山市教师发展中心、银川市第四十一中学、宁夏银川市第二十一小学、银川阅海中学、银川市第四十三中学、赵成名校长工作室、银川市阅海第五小学、兴庆区景岳小学、银川市兴庆区第十九小学、同心县同心中学等18个学校、单位和工作室共同参加展演。

展演内容丰富多彩,科技小发明巧妙融合生活智慧,编程作品灵动演绎数字逻辑,科学实验装置以直观现象揭示原理奥秘,创客作品则展现天马行空的创意实践。展区内人头攒动,热烈的讨论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参观者时而驻足观察精密的机械构造,时而亲身体验VR模拟、智能交互等前沿技术,充分展现出基础教育阶段科技创新教育的蓬勃活力与无限潜力。
科技之舟,需仁者掌舵;未来之程,赖智者共襄。以养正文化为指引,学校将行稳致远,筑牢思想之基、拓展实践之路,以固本培元的定力守正创新,以矢志不渝的追求精育栋梁,在时代浪潮中锻造敢破前沿之障、勇担强国之责的拔尖人才,书写教育报国的崭新篇章。
图片:兰慧、银川一中摄影社
文稿:兰慧
责编:韩玉红
审核:潘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