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集团首页 >> 校园动态
杏坛薪火滋新蕾 弦歌不辍韵长新 | 宁夏银川一中新入职教师培训

2025年8月15日上午,银川一中教务处和教科研室对新入职以及未在本部参与新高考的教师进行了职前培训。

在本次新教师培训中,张德萍副校长聚焦“回顾教育之变”、“新教师师能”、“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备课”及“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观”四大议题。她强调,身处教育变革新时代,教师需心怀赤诚热爱、涵育教育智慧、甘于无私奉献,并主动实现深刻角色转型: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从课程执行者升级为课程创生者、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反思型研究者、从个体奋斗者拓展为协同育人者。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挑战,张校长明确指出,备课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起点,要求新入职教师:深化认识,站位育人全局;研透课标,锚定素养目标;深钻教材教参,把握精髓要义;精准诊断学情,以学定教;强化单元整体规划,实现结构化教学;坚持教后深度反思,迭代优化实践。她勉励宁夏银川一中教师追求卓越,实现基本功的代际跃升,努力成为洞察心灵、精准育人的“读懂学生的分析师”,打破边界、重构知识的“重组课程的设计师”,以及链接资源、拓展视野的“联结世界的策划师”。这一教师发展愿景,正是对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观深刻变革即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从学科割裂转向跨界融合的积极回应。

其次,教科研室主任苏雪静围绕“思维型教学”背景下的有效备课与教案撰写进行了深入讲解。她详细展示了如何将思维培养目标融入备课全过程,并系统阐述了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六个关键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小结与迁移创新。苏主任特别强调,课堂问题的设计是驱动深度思维的核心,应构建具有逻辑递进关系的“问题链”,确保问题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紧密衔接,以此撬动学生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发展。这一理念清晰勾勒出宁夏银川一中思维型课堂以“问题链”为引擎,贯穿“六环节”教学结构,着力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核心框架。

在活动的最后,潘雄武副校长深情回顾了宁夏银川一中悠久的办学历史与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也直面当下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立足于百廿积淀与时代新要求,潘校长向新教师提出了三条核心建议:一是转变观念,主动适应教育变革;二是大量阅读、深度阅读,持续丰厚学养根基;三是知行合一,将理论内化于实践。他强调,追求卓越的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内驱力,“像专家一样思考”,在不断的“试错、反思、改正”中领悟教学真谛。最后,潘校长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勉励在座教师,并寄予殷切厚望:作为这所百廿名校精神的传承者,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全体一中人务必以“有爱心、勇付出、能吃苦、敢斗争”的担当躬身践行。唯有如此,方能真正修养正道、涵养正气、滋养正人,不负时代所托,赓续一中荣光,在育人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本次培训参训教师们深感受益匪浅,前辈智慧如“薪火”传递,滋养着教育“新蕾”的茁壮成长;一中精神在“弦歌不辍”中历久弥新,必将谱写出新时代的华美乐章。展望未来,全体一中人,尤其是这批充满朝气的新生力量,必将铭记“精耕细作”的治学传统,在教学沃土上辛勤耕耘;秉持“行稳致远”的笃定信念,在育人征途中步伐坚实。以“夙夜匪懈、砥砺不休”的奋斗姿态,赓续一中辉煌,共同描绘宁夏银川一中教育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图文:任艳杰

责编:苏雪静

审核:张德萍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