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思且悟且前行,共思共促共成长。宁夏中西部骨干项目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第二期)活动由银川市第三十一中学(银川一中健康城校区)承办,4月18日上午,一场闽宁联合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课异构活动就此拉开序幕。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聚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采用专家引领、同课异构的方式,研思并进,提升教师能力,为教育赋能,为成长助力。活动时间共两天,分别由高一、高二5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
18日,由海原县高级中学的李晓娜老师、银川市第三十一中学的李正玲老师及福州高级中学的纪业老师三人共同承担高一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讲授。三位授课教师,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课标的精准把握,为我们呈现了三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
李晓娜老师扎根教材,以“流动与变动”为主题,运用地图展开本课教学,内容详实有度,引人入胜。
李正玲老师以“全球视野下的流与变”为主题,重新整合教材,将本课内容与全球治理问题相关联,引人深思。
教育部“领军教师”示范性培训培养对象、福建省学科带头人——纪业老师,以宁夏特色葡萄酒为线索,通过对世界历史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这一主题的探究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课标把握精准,情景设置生动,整堂课环环相扣,值得各位教师学习。
19日,由中宁县第一中学郭银堂老师、福州教育研究院翁莹老师两位教师共同承担高二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两位教师风格各异,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本课进行了重构解读,值得学习。
郭银堂老师关注学生考试实际,以小论文写作的形式来呈现课堂内容,最终达到对本课内容的实际应用效果。
翁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具体的史实与案例为依托,从墨西哥族群建立与文化重构的视角出发,对本课内容进行整合重构,最终达成对学生素养的培育。
整个同课异构活动凸显出真实课堂现场诊断,通过深入课堂感受名师风采,准确把握新课标要求,夯实培训教学基础,重视课堂讲法技巧,再一次把我们带入到了一种求学的氛围,提高了我们的学识水平和教学认知。大家经受了“精神洗礼”,思想上“充了电”,行动上“加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