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高二十三班的詹梓妍, 本周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气清景明佳节近,家国追思悄然生”。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当北斗七星的斗柄顶端落于乙位,我们又同清明相遇。气清景明的日子勾起对家与国的追思,随清明的风和清明的雨,在你我心中荡开,又渺渺远去。
“清明”二字于国人,早已不只是一个节气、一个节日,它与千百年继承下来的习俗,扎根于你我心中,成为了一个精神符号。诗者几笔挥毫,跨千年与后人分享“清明天气醉游郎”“游郎寻春半出城”的喜悦,祭祀扫墓传统的普遍与重要性更是不必赘述,于是我们游着,扫着,想着,对亲人的思,对家风的忆,对烈士的敬——无数种思绪皆起,筑成我们对清明的多种印象。
歌者唱“清明雨上时,东瓶西镜放,折菊寄故人,一生情不忘”;祭亲者站在墓碑前,在一瞬间被触发的思念之厚重,仿佛能跨越生死的距离;更有无数人走进烈士陵园,抚摸那些有名抑或无名的墓碑,无数散落的红星为这盛世清明奠基,百年后再相见,纵岁月如驹,痕迹不再,那份使命感却永恒不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条路有一条路的荆棘,陈延年和赵世炎不怕这荆棘,我们的革命勇士献出生命来捍卫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左权和赵伊坪不怕这荆棘,我们的抗战英雄以血肉之躯保家卫国;王伟与余旭不怕这荆棘,我们的海空卫士闪着光陨落;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和王焯冉亦不怕这荆棘,我们的戍边战士用生命诠释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再无震耳的爆炸声盖过稚嫩的童音,也无大炮扬起的千堆黄沙掩去归燕的身影,那一日,我们终于想起:“他们啊,都是为我们而死的人”。
于是那一日,有人选择用自己的方式站出来。
这个人是为烈士碑描金的湘西女孩。一蹲一起,一笔一划,描的是碑文,暖的是人心;这个人是绣出星空的陈英华。调和配色,以针代笔,她坐着冷板凳,守着少年心;这个人是《狂飙》中的警察安欣。一头白,一身伤,一辈子,捧初心还老百姓清明,这个人可以是你,也可以是我,夜读灯前,茫茫书海,我们所有的苦读与进步何不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追思?当每个人都认真地生活着,将追思与慨叹筑成我们的信仰、化为我们的力量,处有为之时代,担有为之责任,贯穿一代代人的伟大复兴梦又怎会不能实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天之涯,海之角,惟有别离多。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