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集团首页 >> 校园动态
智慧课堂展新姿 教学竞技促精进 | 宁夏银川一中第六届智慧课堂大赛纪实

秋阳杲杲金风飒飒,在2024年深秋的怀抱中,银川一中第六届智慧课堂大赛经过为期两周的激烈角逐与智慧碰撞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这不仅仅是一场赛事的结束,更是展现了“互联网+教育”的无限魅力与广阔前景,为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开启了征途。

大赛现场,青年教师们犹如新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满怀激情与智慧,以满腔的热情和创新精神,熟练驾驭着先进的智慧教学设备和软件,将原本可能枯燥无味的知识,巧妙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课堂体验。无论是数学课堂上,复杂的公式推导在互动大屏上灵动呈现,仿佛带领学生们穿梭于数学的奇妙世界;还是英语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在线平台,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全球各地的伙伴进行趣味对话,感受语言文化的无限魅力。其它学科的教师们,更是以匠心独运的课程设计,将智慧课堂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智慧教学工具,实现了教育的精准化、个性化和高效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教育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

语文组的夏彤、赵媛媛、马红霞、韩磊、纪雨田五位老师进行同台竞技、共促提升。本次大赛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展开,高一年级授课篇目为《念奴娇·赤壁怀古》,高二年级授课篇目为《书愤》。五位教师教学风格各异,却都展示了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充分体现了银川一中青年教师积极探索、善于钻研反思的教学精神。在比赛过程中产生的讨论和思考将引导各位老师继续深入到教学改革的实践当中,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以理念引领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实现“修养正道,涵养正气,滋养正人”的育人目标。

数学组高二组四位青年教师的赛课课题是《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马慧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点运动的过程,抽象、概括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理解双曲线的概念,通过类比椭圆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双曲线的定义与一般方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转化”、 “类比”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苏毅老师在课堂展示中,类比椭圆的定义,引发学生思考讨论,通过创设情境,以拉链模型引导学生观察,使用GGB动图软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提炼、概括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加之问题链设计,层层递进,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田进瑞老师开始部分引导学生通过课本探究来研究双曲线的定义,并利用数学软件为大家演示双曲线的形式过程,进一步验证这一探究结果。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体现了类比、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在思考和探究中学到了知识;刘斯琪老师的课逻辑性较强,运用类比思想,椭圆模型去构建双曲线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提问形式多样,学生上台演版、小组讨论、个人回答,学生的参与感很强,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通过问题的设置,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高一组芮聆馨老师的赛课课题是《函数的奇偶性》。本节课以生活中的对称性引出函数图象的对称性,进而确定本节课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单调性的学习过程确立奇偶性的研究方法;即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以特殊函数为例进行研究.从图像的对称性入手,提问其文字及符号表示,让学生互相补充,直至思路清晰。以学生回答,教师改正,教师板演,学生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评课环节,各位参赛老师先对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路进行了简单阐述,并进行反思与总结。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踊跃发言,交流沟通,对参赛教师们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价,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从公开课到教研,再一次意识到让学生经历活动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需要从听评课角度去审视平时的课堂,以研促学、以研促教。

英语组薛文轩老师以一场充满智慧与趣味的脑筋急转弯游戏,为学生们的英语学习之旅拉开了序幕,瞬间点燃了他们的好奇心与热情。这场游戏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英语的魅力,更为接下来的阅读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正式进入课文之前,薛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标题与插图,鼓励他们大胆预测文章的主题。通过两次略读,学生们不仅验证了自己的预测,还深入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了快速捕捉文章大意和核心要点的技巧。

孙紫涵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本节课的主题是“人与社会”,通过探讨四位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与误解,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学习的规律和策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张洁老师的课自然流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导入和听前环节,张老师巧妙用AI手段创设交际情境,将学生代入真实的交际语境中,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用图片展示英式英语以及美式英语在词汇方面的不同,与本单元主题“exploring English”相联系,充分体现大单元教学的理念。随后展示“英语起源”的相关视频,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产生不同的原因。陈芋安老师聚焦于“希望与灾难”这一主题,通过深入探讨自然灾害及其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全球意识。课题选自新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第六单元Hope and Disaster Using Language部分,本次公开课不仅涵盖了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历史案例,还涉及了古代与现代的天气预报技术,以及如何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保护自己。毛聪老师的阅读课深入探讨了飓风卡特里娜(Hurricane Katrina)造成的危害以及灾后重建时的人性温暖。本次阅读课首先回顾了飓风卡特里娜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发生时间、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接着,通过一系列阅读任务,毛聪老师引导学生圈出与作者感受相关的词汇,并划线标出感受的原因,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写作指导环节,公开课鼓励学生从不同时间点探讨感受和原因,如飓风期间的担忧、害怕,以及飓风过后的无家可归等。特别强调了如何通过母亲的鼓励和星星的启发来克服困难。马花老师带我们走进了 B3U6 Understanding Ideas 的精彩世界。本堂课以作者在伦敦地铁的炎热经历为开篇,瞬间抓住了同学们的注意力。马老师通过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种层次的活动抽丝剥茧地将课文内容从理解到内化再到升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语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并进行了有效的输出。

物理组马广平老师采用了实验探究式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实践操作的物理世界。他通过引导学生亲手搭建电路,实际操作来观察和记录数据,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欧姆定律。马老师利用教室的互动白板,实时展示实验结果,这种互动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他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戴蕾老师的教学风格以创新和互动为核心。她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别样的授课方法让学生们沉浸于内心愉悦、充满激情的状态之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在《电路中的能量》这一课程中,戴蕾老师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互动和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合作精神和探究的成功体验。贺鹏老师的教学设计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他采用了“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评和互评来不断完善对弹力的理解。贺老师特别强调实验的重要性,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互动和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合作精神和探究的成功体验。杜宇晨老师则采用了问题导向式教学,通过提出一系列与弹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他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进行验证。杜老师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弹力的理论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与核心素养提升的教育理念相契合,旨在通过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化学组马锋老师通过精彩的演示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许艺韦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微观的化学世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任静宜老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课堂上,学生们聚精会神,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讨论,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魅力。老师们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评委们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维度对参赛教师的表现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了本次赛课活动的优胜者。此次化学组赛课活动不仅为年轻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交流经验的平台,也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浓厚兴趣,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化学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化学组的老师们将继续探索创新,为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学生而努力。

生物组共有四名教师参赛,金晶老师和杨月蓉老师在向真楼四楼的录播教室同上一节课——《免疫失调》。二位教师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绘制过敏反应机制图,金老师通过学生自身经历讲解过敏反应的相关知识,贴合学生实际;杨老师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学习相关内容,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陈肖男老师和马妍老师同课异构的课题是《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陈老师通过以镰状细胞贫血作为情境贯穿整节课堂,以问题串的白板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实验探究的思路及过程,课堂活动丰富。马老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通过问题串分析相关实验并总结细胞核的功能,通过学生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细胞核的结构。此次活动四位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相结合,高质量完成课堂目标,充分展现了智慧课堂的优势。

历史组的青年教师周占银、白莹莹和兰慧三位老师以“辽夏金元的统治”为题进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展现了多样化的教学风格和过硬的专业素养。他们通过构建时空背景和提供丰富史料,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涵养融入到学科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历史学习体验。

地理组教师全员参与,积极听课、评课,评委团队由滑举刚、魏鹏、董燕、康卉君四位教师组成,他们以专业的视角和严谨的态度,为大赛的公正性和专业性保驾护航。地理组参赛教师分别为杨菲菲、段雪妮、折宝怡三位老师,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知识,展现了地理学科的独特魅力。在这次大赛中,三位参赛教师的授课内容为《海水的性质》,这是一个既具有科学性又充满探索性的课题。折宝怡老师的课堂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杨菲菲老师有着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她的课堂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运用,使得学生能够实时参与互动,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段雪妮老师则通过视频资料等,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海水的性质,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政治组司钰老师与欧凯老师针对《社会历史的主体》进行同课异构,前者以历史案例引导思考,后者则结合现实热点展开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活动型课堂,精彩纷呈。贺姗老师讲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梦想与个人使命,引导学生培育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

此次比赛创意迭起、惊喜不断,各学科评委以精准细致的点评为青年教师拨云见日,指引教学航向。以“智慧”为心、育人为魂,大赛不仅促进了“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深化,更让课堂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它犹如一股强劲的风,助力青年教师专业羽翼渐丰,为我校教育发展的坚实根基添砖加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也让品质教育插上了“智”的翅膀,不仅拓宽了教育的边界,更提升了教育的品质与内涵。让这股智慧之风继续吹拂,引领我校教育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让智慧之花在教育的沃土上绚丽绽放,共同绘制出一幅幅壮丽的教育画卷,翱翔于未来的教育天空。


图文:各教研组

责编:苏雪静

审核领导:张德萍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